在這個科技驅動的時代,陜西產業經濟正在煥發出新的活力。企業們以自主研發為引擎,推動技術創新,實現了一次次的突破。
在今年9月份,陜西太合智能鉆探有限公司實現了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做定向鉆探的新突破,成為國內第一個。“地磁場受周圍環境影響非常大,在有磁場的時候就沒辦法做到定向鉆探,之前的技術是沒辦法實現定向鉆探的,這個技術突破的儀器已經開發,而且在新疆富蘊縣成功應用了,只有這個獲得突破了,才能更好地真正地治理災害。”陜西太合智能鉆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義紅非常激動地告訴記者。
溫度監測對電力設備最為關鍵,因為溫度每升高6度,它的壽命會減少一半。和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綜合部經理李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熒光光纖測溫技術,130多年來一直制約著電力行業的發展,而和其光電這項技術則打破了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無論從測溫范圍還是測溫精度都可以替代進口。
“在陜西的裝配式建造體系中,空腔構件+搭接鋼筋+現澆混凝土豎向體系結構,填補了豎向構建解決方案的空白。相對國內目前傳統的豎向結構建造,其實SPCS體系更具有結構安全、成本優,綠色、智慧、好快省的特點。”三一筑工西安產業園負責人屈虎向記者介紹道。
從傳統產業到高新技術,從先進制造到人工智能,他們用智慧和勤奮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陜西的產業經濟,正是在這種不斷創新與突破中,推動著陜西的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中國經濟網記者/后期 賈佳)
(責任編輯:賈佳)